“身處棋盤中的你我,總是以為自己是下棋的那個人,殊不知我們大多人,都不過是別人手中的棋子罷了。” 一個人,他們身處於社會之中,總有他們所存在的意義和價值。而這樣的意義和價值,就是他們身為“棋子”的資本。 很多人會認為,這個社會真的有想象的那麼糟糕嗎?都是人,為何不能相互尊重,而是要互相爭鬥和算計呢? 説實話,生活沒有上限,也沒有下限。社會沒有上限,更沒有下限,有的只是一種難以預料的“不確定性”。 而有個問題,我感覺是問得很好的,那就是我們都是人,都需要生活,為何不能互相尊重,而非要相互“爭鬥”呢? 其實,不是人與人之間會主動產生相互爭鬥的事兒,而是生活中的利益和大多人的目的追求,會讓爭鬥的事件靜悄悄地發生。
當你感到愈發迷茫的時候,你不妨問問自己,自己是否是社會及別人手中的棋子呢? 蘇軾有句詩寫出了真相,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 你不知道山的真面目,是因為你就在山中。你不知道你是棋子,就是因為你還身處在複雜多變的棋局當中。 每個人,其實都“身不由己”有句話説得好,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。 當你年輕的時候,你總想自由。可是,你要讀書,你要識字,那麼你就算跋山涉水,再不情願,你也要去學校唸書,這是必然的選擇。 當你逐漸踏出社會之後,你總是想一展抱負。可是,你剛去到企業,不是當端茶的,就是當遞水的,你連轉彎的餘地都沒有。 當你到年紀結婚生子的時候,你發現你找不到喜歡的人。沒辦法,你就只能隨便找個人湊合着過日子,可其中的滋味,只有你自己能知道。 ...... 人這輩子,其實都在“身不由己”和“事與願違”的境況中生活着。因為沒有人能夠逃避,所以人也就自然而然地身處在生活的“棋盤”中。 一個棋盤,裏面裝有大大小小的棋子,也許你就是其中的一顆而已。不管你怎麼掙扎,怎麼改變,到頭來都不能改變什麼。 就像你在職場中,你認為自己努力工作,上司就會給你升職加薪。你認為自己勤勤勉勉,別人就會認可你。 但是,這一切,其實都是我們的一廂情願罷了。這世上之事,哪有那麼多的明晰和選擇呢? 每個人,其實都是別人手中的棋子而已“每個人都有他原本的企圖和目的。別人靠近你,也許不是因為喜歡你,也不是因為愛上你,而是因為你身上有利可圖。”
要知道,你的朋友,或者説你的敵人,也許他們和你交好,或者説針對攻擊你,是因為他們心中在打着某個和你有關的小算盤。 如果你能幫他做好一件事兒,也許別人就會來感激你,就會來拜謝你,甚至把你當成了大恩人,或者榜樣偶像來崇拜。 可是,如果你啥利益價值都沒有,你會發現,別人只會一腳把你踢開,毫無人情味可言。
人情就像是流水一樣,你終究是很難猜透的。而這世道之事兒,就像是一團雲霧一般,讓你感到迷茫,讓你不知身處何地。 那麼,當你感到迷茫的時候,恰恰就是你成為別人手中“棋子”的時候。因為毫無思想,毫無反抗,只懂得順從的人,他們都不過是棋子而已。 有可能你是別人的棋子,只懂得被人利用,成為別人成功路上的墊腳石。有可能你是生活的棋子,終究被生活把控,無法選擇自己所希望的夢想和未來。 社會潛規則:我們終其一生,都很難逃離“棋局”人生這盤棋,一下就是一輩子。而在這盤棋當中,我們有可能是棋手,可更多的時候,卻是隻會任人擺佈的棋子。
這番話,其實説透了當下的現實狀況。我們大多人,不是今天為了父母而活着,就是明天為了孩子而活着,而從來沒有為了自己而活着。 當這樣的情況出現後,我們就會發現,雖然內心極不願意承認,可現實的大多人,他們終究成為了不能自主選擇人生的“被動者”。 小時候,你去哪裏讀書,去到哪座城市,你不知道,你也不可能知道。 等你畢業之後,你到哪個崗位,你在哪裏結婚生孩子,你還是不知道。因為你改變不了生活,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。 當我們縱觀全局的時候,我們會發現,所有的一切都是有規則的,都是有軌跡的,都不可能完全一樣,也不可能完全相似。 要知道,你的位置,就是你這盤棋開始的起點。而你怎麼走,是走“日”,還是走“田”,終究不由你來選擇,而由你的身份來抉擇。 文/舒山有鹿 |
|